每年4~6月,很多柑桔已经挂果,西南地区气温多为20~30℃,同时也是柑桔红蜘蛛的一个高发季,如何防治红蜘蛛成了果农们起为关心的话题之一!
基本信息
形态特征
卵:为球形略扁平,初为桔红色后为鲜红色,直径约为0.12-0.14mm,中央有一直立的卵柄,柄端有11-12条细丝,向四周伸出,附着于叶面上。
幼螨:形状色泽近似成螨,体积小。
成螨:雌成螨体积椭圆形,似半球形,长约0.32-0.41mm,背上有瘤状突起,上寄生白色刚毛,体深红至暗红,足4 对,黄白色;雄成螨体鲜红色,瘦长,比雌成螨明显体小,呈楔形。
发病规律
柑桔红蜘蛛以卵或成螨在柑橘叶背面或枝条芽缝中越冬,每年3月开始活动迁移至春梢上为害,发育和繁殖适宜温度20~30 °C,起适温度 25 °C。
1年可发生12~20代,有2次高峰期,第1次在4—5月,4~5月份春梢抽发期营养丰富,大量红蜘蛛从老梢上迁移至新梢嫩叶上为害; 6~8月由于酷热多雨,不利于其生长、繁殖且大雨会冲刷部分成螨,加上天敌的控制,虫只明显减少。
第2次在9~10月,为害秋梢,有趋嫩绿性,当新梢长出后,老叶上的害螨向新梢转移。
一年中春季(4月份至6月上旬)、秋季(9~10月份)发生严重,气温高于35 °C或低于12 °C时虫只急剧减少。卵主要产于叶背主脉两侧、叶面及果实及嫩枝上,春季主要为害叶片;秋季主要为害叶片、果实及嫩枝。
需要注意的是,春梢喷施波尔多液会加快了越冬成螨大量产卵, 形成幼螨和卵的高峰期,为害隔年新梢。
如何防治
由于用药的不当和天敌(食螨瓢虫、捕食螨、草间小黑蛛)的杀害,导致柑桔红蜘蛛越来越猖獗!
以下时期需要重点防治
1、在柑桔春芽长 2~3 cm,气温 10 °C时,每叶有虫 2~3 只;
2、在15 °C时,每叶有虫 4~5 只;
3、在 20 °C时,每叶有虫 5~8 只。
喷洒农药时间
1、3~4月份,喷一次药,不需要喷树冠,喷树的下边;
2、5月份喷一次药,喷的部位要靠上;
3、5月~6月上中旬,喷一次药;
4、7月~8月份根据红蜘蛛发生情况相应调整喷药次数。